大家可記得佛教是印度傳來嗎?

佛學文章

大家可記得佛教是印度傳來嗎?

《大家可記得佛教是印度傳來嗎?》
文:黃首鋼

相信很多中國人都不會覺得佛教是外來的宗教。

當年看電影《釋迦牟尼佛傳》,嚇了一跳,不能立刻接受裏面的佛太子竟然是包頭又戴耳環和多重頸鍊的印度人打扮,呆了幾秒後,才想起佛陀不是西遊記中會說中文、將齊天大聖壓在五指山的佛陀,雖然那才是我們心目中最普及的佛的形象啊!

佛教已和中國另外兩大文化儒教和道教成為本土文化主流。鲁迅在《中國小説史略》一書中说:「六朝尤其是唐以後的文學作品,其中源於佛教的成語,幾乎占了漢語史上外來成語百分之九十以上」(1)。大家在日常生活不時會說的「煩惱」、「當下」、「方便」、「剎那」、「世界」、「因果」、「因緣」、「結緣」、「業報」、「善惡果報」、「前世今生」等,原來都是引用了佛教的名詞(2) 和可能似是而非、未必準確的義理(特別是因果報應)。

由於那是外來的文化,有些概念是中國從來沒有的,所以初期的佛教傳播會用中國本土近似的傳統文化,特別是道家的一些觀念或詞語,如虛、無、空、不可道等,我們稱之為格義佛教 ,那有助中國人去了解和接受這新的宗教,但是,也易墮入固有概念的陷阱,扭曲了原義,或阻礙了自己去明白真正的佛法。例如道家云:「道可道,非常道」,佛家亦說無常,但是兩者的「常」的意義並不相同。兩教最大的不同,也是佛教有別於其他宗教的特色,便是沒有「一」,亦沒有「常」,既沒有創造的起點,也沒有永恆常存的終點,那才是徹底和真正的「空」或「無」。

中國人幸運地遇到多位同時精通印度梵文和中文如鳩摩羅什和玄奘等大德,譯出來的佛經,讓我們可以直接學習佛理,僧肇的《肇論》更在佛教的基礎上對玄佛合流進行批判,亦標誌玄佛合流的終結,中國佛教也能健康地成長。

那幾位翻譯家真的功德無量,尤其是玄奘當年更不辭努苦,跨山越嶺,遠渡萬里紅沙去到印度取經,更在當地留學多年,學曉印度文,務求準確地掌握佛法,然後,又千里迢迢帶回佛經,並以中文嚴謹地翻譯經文,還它較為真實的面目。每次念及他的恩德,總會想起這首詩: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我們除了感恩,可要記得中文有佛經,今生又能接觸到佛法,此難得卻已得的因緣是一種福報,最好常常自問有否好好珍惜?有否多多學習,沒有辜負了佛菩薩對我們的慈悲和期望?

--------------------------------
(1) 佛教日常生活用语
https://m.jintang114.org/html/zixun/2016/0217/26767.html

(2) 可參考:佛教文化對漢語的影響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555/202207/9239.html
由於佛經的傳入與翻譯,佛教用語逐漸變成了漢語系的日常用語。比如:時間、現在、當下、方便、利益、勝利、世界、實際、如實、抖擻、習氣、相對、絕對、現象、覺悟、解脫、頓悟、智慧、衆生、六道、有情、無情、淨土、彼岸、知識、唯心、意識、比量、忽然、剎那、煩惱、愛河、割愛、小品、彼岸、慾火等都來自於佛教典籍。

(3) 維基百科:格義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6%A0%BC%E7%BE%A9
格義,漢傳佛教術語,是南北朝時代流行的一種佛教詮釋學,以中土思想跟典故,比擬配合,使人易於了解佛教思想的方法[1]。相傳始於竺法雅。慣用中國傳統的儒、道觀念解說佛教義理

--------------------------------

#普光明寺 #PuguangmingTemple #佛教 #佛寺 #佛學文章 #印度 #覺悟 #楞嚴咒 #慈悲心

完成複製推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