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文章
農曆七月在華人民間是一個充滿故事的月份。
這月中,在香港的街頭巷尾會看到不少人祭祀和燒衣,加上疫情前,全港各區幾乎都有舉辦盂蘭勝會,可知此地頗多家庭仍相信這節日背後的傳說。有些父母還提醒子女幾件農曆七月避忌的事,如不要在這月結婚、晚上不吹口哨、不要靠牆行走或休息,更不要顧著看手機而踢倒路旁的祭品等,因為這是地獄大門開放的「鬼月」。其實,盂蘭節的原意不是只為了祭祀孤魂,還有另外兩層意義:供養佛與僧及報答七世父母恩。
「盂蘭」由梵文音譯來的,意為「救倒懸」,即救度亡魂倒懸之苦,是來自民間《目蓮救母》 的故事。目蓮即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目犍連尊者,他修行成功後,看到已逝世的母親在餓鬼道受苦。他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食用,可是飯一到她口邊,就化為焰灰。由於業力極強,枉他神通第一,也無能為力,遂哭求佛陀幫忙。世尊表示必須依大福田力才能救拔,建議他於每年七月中,等待結夏安居的阿羅漢結束修行時,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並藉此功德,以助其母。目蓮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這個故事可和地藏菩薩本願經內婆羅門女及光目女報母恩的故事,互相輝映,從中感受佛教思恩報恩的孝順精神,也提醒我們活著要多留意身、口、意,慎戒貪、嗔、痴,才避免造太多惡業,將來不會墮入三惡道 。
另外,與其念念不忘鬼月而提心吊膽,不如記著農曆七月十四是佛歡喜日,那是出家人三個月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我佛為了這些參與的修行人往往會在解脫路上邁進了一大步而歡喜,由此大家明白修行的重要,欣羨殊勝的功德之餘,最好生起精進學佛之心,增強利人利己的能力,期望早日共登彼岸!幸甚!幸甚!
完成複製推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