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文章
文:黃首鋼
很多人誤解佛教對苦的看法,更以為佛教是苦的宗教。
我們都怕苦喜樂,有些人不願接納佛教,因為他們只看到佛教時常強調人生是苦,一切皆空。其實他們沒有體會到滅苦得樂的第一步,先要知苦知樂。
有位老師說得好:「找到好的問題,就已找到答案。」我們都追求快樂,最好先問自己是否知道甚麼是快樂。
回看佛陀出家前的生命,當中他擁有多少我們一直追求的快樂?他出身皇族,擁有名利、地位、嬌妻、美妾、幼子、健康身體、敏捷身手及聰穎頭腦,簡直是人生超級勝利組。為何他竟然決斷地捨棄這一切?這可給予我們甚麼啟示?
正如佛經所說:「富貴學佛難。」我們在生活富足,事事順利時,通常只顧遊山玩水、飲食作樂,無暇學法,往往直到無常探訪,如生離死別,以及最切身的老、病、死,才知世上這麼多無法避免的苦,那時才手忙腳亂,覺得徬徨無助。
佛教教我們認清不同的苦,那可分成八苦、三苦,從中可知苦的性質和來源。三苦指苦苦、壞苦、行苦。
因為我們有身體,所以產生老、病、死等種種苦,(1)再加上飢渴、疾病、風雨、寒熱、刀杖等眾緣而在環境遇到的苦,苦上加苦,故名苦苦。
有些人很幸運,生命多是樂事,沒有感受到苦。但是無可避免會有些不安,擔心有分散的筵席、失去的美貌、減退的愛情或友情或親情,快樂壞掉過去時,身心感受逼惱的苦,就名壞苦。(2)
行苦的「行」是無常,無一時一刻安住的意思。除了物質之外,就算到了無色界中無質礙、無苦樂的境界,但有漏心識仍然是苦,因為一切都由眾多因緣所造,難免生、住、異、滅,那也會令身心感到逼惱,就叫行苦。
至於八苦,便是大家較熟悉的生理上的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以及精神上的痛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涅槃經》說:「凡夫有苦而無諦,聖者有苦有苦諦。」我們不獨要知道苦,最重要是體會苦諦。所謂「諦」,是正確真實、不顛倒的意思。真能體悟「苦、空、無常、無我」,才算是真正體證「苦諦」。凡夫時常以少苦來取代大苦;我們最好學聖者以智慧斷惑,才得到更多的快樂,如能根除苦因,更是最終的解脫。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佛法幫助我們少苦多樂,請容下次再談。
--------------------------------
(1)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5:「復次,苦苦性云何?答諸身所有,由苦苦故苦。所以者何?依身生起老、病、死等種種苦故。」
(2)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5:「壞苦性云何?答:如世尊說可意朋友、可意眷屬、可意境界,若變壞時、若遭毀謗陵蔑等時,發生愁歎憂苦悲惱,彼於爾時由壞苦故苦。」
--------------------------------
完成複製推薦鏈接